市場經濟沖擊下,民營鉛筆廠如雨后春筍般生長,國有定點鉛筆廠只剩了兩家,一家是上海中國鉛筆一廠,另一家就是濟南鉛筆廠。在王曉光看來,能活下來,憑的還是老國企過硬的技術水平。
4年前,日本來了訂單,要求加工500色彩鉛,作為文化產品在日本銷售。為了在中國找到可以接單的企業,日本客商已經接洽了不少鉛筆廠,但沒人敢接。濟南鉛筆廠原來也僅生產過120色彩鉛,但廠方認真討論后毅然接下了這個活。500種顏色,僅玫瑰紅就有25色,憑肉眼無法辨別。技術人員介紹,開始出過偏差,導致大量彩鉛原料作廢,但通過使用色譜儀、嚴格編號,生產很快進入正軌,彩鉛如期交付,日本客商非常滿意,又追加訂單。
“僅這一個活兒,我們忙了兩年多。技術含量越高,加工利潤就高。無論什么樣的鉛筆,只要對方提出要求,我們都能滿足?!痹趶S子工作多年的劉師傅信心滿滿。